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品牌专栏

新发产品更多
《中国制造2025》正式出台 安防制造向“个性化”转型
2015年05月26日 13:32:43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点击量:33439
导读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中国安防展览网 品牌专栏】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近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中国制造2025》,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安企来说,这一系列的政策又意味着什么?作为厂商,安企该如何借力打力?

安防制造在“瓶颈”中求生存
  
我国虽是制造大国,但我国在制造业上却存在诸多的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两点:首先是创新的能力和动力不足,尤其是一些追求眼前利益的企业不重视产品的研发创新,导致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仿冒和山寨产品;其次是随着原材料、能源的不断涨价,制造业的成本日趋上涨,这给利润本就微薄的制造业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

以安防行业为代表的制造业在行业格局发生变化的节点更是苦不堪言,许多企业都处于产业边缘,既没有较为响亮的品牌,也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成为像富士康一样的纯制造的安防代工工厂,游走在两者之间,也让安防企业吃尽了苦头。

目前,我国安防制造业的瓶颈主要有:互联网企业入侵;不公平竞争;原材料、人力成本的上涨;山寨假冒产品多,真正有国家强制认证并不多;资金周转困难,一旦出现“三角链”就回面临很大的风险;而且没有相应的保险制度,制造业没有保障;国家扶持力度不够等等。

似乎一部分的厂家在发展中都或多或少面临这样一些瓶颈,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安防制造的弊端还在日益凸现。

金融扶持政策更受关注

在《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的实施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必须培育创新文化和中国特色制造文化,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首先是完善金融扶持政策。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

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支持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制造业贷款和租赁资产开展证券化试点。支持重点领域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开展产融结合试点,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索开发适合制造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鼓励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

这一政策对于安防制造厂商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政策。这两年,安防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如果有风投、私募的关注,将加大企业的资金流动,提升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提高品牌度,力争在上抢占一席之地。
关键词 个性化中国制造安防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中国制造2025》正式出台 安防制造向“个性化”转型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