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浅析推动车联网发展的五大技术
2015年04月10日 10:16:47来源:eechina点击量:32232
导读物联网被普遍认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目前已在范围内掀起一股热潮。在物联网这一广阔的领域中,车联网是增速快的细分市场之一。这一开创性的变革对于汽车设计所带来的影响尤其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关注。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物联网被普遍认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目前已在范围内掀起一股热潮。在物联网这一广阔的领域中,车联网是增速快的细分市场之一。这一开创性的变革对于汽车设计所带来的影响尤其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关注。
  
  互联汽车的核心理念在于利用半导体芯片实现连通性。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分析师预测到2020年每辆车上的芯片数量将接近1000个。下面让我们来更加深入地了解促进车联网发展的各种技术。
  
  Wi-Fi无线连接
  
  车载Wi-Fi就像一个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分析师们预测,截至2019年,支持Wi-Fi功能的车载应用数量将增长8倍。在新的无线802.11ac标准的基础上集成5GWi-Fi技术,将能够让驾驶员与乘客通过畅通的5GHz信道把移动设备中的内容同步并传输到车辆的信息娱乐系统以及后座显示屏上。
  
  汽车制造商可以利用车载Wi-Fi实现软件升级和新特性。驾驶员可以使用移动设备远程查看其车辆位置、油量与里程,同样也可以在同一移动设备上接收关于车辆性能与诊断的预警信息。此外,车载Wi-Fi技术还可以搭建移动热点,在不依赖蜂窝设备且移动的状态下实现与网络的的连接。Wi-Fi同样有望在V2X(vehicle-to-everything)通信和实现无人驾驶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支持千兆及以上速率的相关标准不断发展的情况下,Wi-Fi的优势更加明显。
  
  Bluetooth与智能蓝牙
  
  多年来,蓝牙已成为使用车载免提手机的代名词。被称之为“智能蓝牙”或“低功耗蓝牙”(BLE)的节能技术是车载蓝牙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技术之一。借助于BLE,蓝牙在极少电量下就可以工作,充过一次电后,电池电量可维持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智能手表、血压计、脉博监测仪、酒精监测仪或者血糖监测仪等将成为波实现与车辆连接的可穿戴设备。目前,苹果与安卓系统已支持低功耗蓝牙(BLE)技术,低功耗生态系统也已逐渐成形。随着博通公司及其它公司推出支持蓝牙低功耗(BLE)功能的半导体芯片,这个生态系统将在不久的将来扩展至车辆领域。
  
  近场通信(NFC)
  
  与移动支付或非接触式交易相关的近场通信技术(NFC)的发展也受到了汽车行业发展的推动。通过利用NFC技术,驾驶员仅需轻触即可实现移动设备与控制面板的配对,无需再在两个独立屏幕上浏览菜单。
  
  此外,在挡风玻璃中集成NFC技术还能让NFC支持数字密钥交换认证、用户配置文件与车辆信息等数据交换的功能,这将极大简化租车流程。NFC支持的数字密钥应用还可以拓展至其他任务,例如移动支付以及出入受限制的大楼或停车场。
  
  无线充电
  
  设想在不使用多个充电器与插座的情况下,在类似中心控制台这样的单个平台上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表等多个设备充电的场景。无线充电技术真正实现了自由的“即放即充”的新体验,并且可兼容多种智能设备。而共振式无线充电技术则具有支持多个接收器的单发射天线设计和综合无线电力控制系统,并且能够通过非金属表面传输电力。
  
  在物联网的世界里,用户将持有多个互联网接入设备,因此推出单一的端到端无线电力解决方案变得势在必行,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将这一功能特性纳入到未来车型的设计计划中。
  
  以太网安全性
  
  配备联网与终端的车辆需要的是什么?答案是网络主干。数十年来,以太网一直是受欢迎与可靠的网络技术。以太网标准长期以来已成功、安全地部署于动态的、不断发展的环境内(如企业网)。基于高带宽、性价比、普遍性与内在的网络安全的特性,车载以太网的应用与日俱增。
  
  车载以太网将专业、独立的系统集成于一个集中、安全的平台之中。多个站点可以使用单一的数据传输协议并同时访问与交换信息。从设备无缝连通性到的驾驶员辅助特性,以太网具备的成本效益能够将豪华车型的安全性及休闲娱乐特性引入中级经济车型当中。这些固有的特性只是以太网能够在未来互联汽车行业发挥关键作用的众多原因之一。
  
  未来之路
  
  经过不断创新,人们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缔造前人几乎无法想象的世界。展望未来,分析师预测到2025年时,所有新车将全部实现“互联”。随着交通发展前景的演变,技术的持续加速发展将全力协助开发人员充分满足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体验真正互联的需求。
关键词 车联网物联网互联汽车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浅析推动车联网发展的五大技术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