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双十一”电商狂欢后折射的交通安全问题

2014-11-13 10:04:24 中国安防展览网 作者:编辑部 点击量:43867
  【中国安防展览网 焦点新闻】 “双十一”网购狂欢一过,快递员也迎来了一年中为忙碌的时段。据消息称,近几日高送件量每日能达到近百件,为抢时间完成任务,只好加快行车速度,或每趟多载点货物。仓库消防安全、快递员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被提上关注日程。其中交通安全问题为热议。
  
  电动车盛行 快递员为交通事故多发人群
  
  电动车省时省力,方便快捷,是许多工薪族的出行工具,然而安全问题屡屡遭人诟病。从南京交管局了解到,南京目前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数量为220多万辆,超过其他各类登记注册的非机动车数量总和。而南京市区内发生的交通事故50%以上与电动自行车有关,并呈上升趋势,其中很多是由于电动自行车闯红灯、不按车道通行、横穿马路造成。这些与电动自行车有关的交通事故中,当事人有不少是快递员。
  
  快递员因为工作需要,都是骑着电动自行车在道路上频繁奔波。像快递员的工资都与接件和送件的数量挂钩,部分快递人员在派送货物时,盲目追求速度,而把交通安全置于脑后,闯红灯、走机动车道、强行超车、所带货物超重超宽等违法行为层出不穷,随着快递业务量的上升,造成发生在快递员身上的交通事故也日益增多。
  
  “无保障”撞出一堆难题 谈当前交通需求
  
  电动车已成为交通事故案件的“新主角”,然而,电动车肇事却撞出了一大堆难题,首要问题是索赔困难。目前,我们国家现有的法律只要求机动车辆必须投保“交强险”,而对于电动自行车是否必须投保,无强制性规定。
  
  对于上文所言,电动车折射出不少安全问题,那是不是就应该禁止使用?中国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起草修订专家组总执笔、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绿源集团董事长倪捷表示,对交通安全影响大的从源头上管理的指标,是刹车减速度。因为对于一个弱势群体来讲,你就是跑步的速度都要把老太婆撞倒的,你必须要停得下来,所以现在电动自行车的刹车很重要。对于电动自行车来说,其实只要管好两件事情就行,速度,适当控制,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第二就是刹车,再就是灯光,灯光很重要,因为很多时候不是撞别人,是别人没看见你。所以,对于电动自行车要综合考虑,不能单纯以“禁”代“管”。
  
  电动车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简捷、低成本及环保的出行条件。一辆电动车按平均每天20公里、一年260天计算,年行驶5200公里。若全部电动车都折算成燃油摩托车出行,则需增加油耗约260亿升。可见,电动车能在节约能源及减少碳排放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所以,中国电动车发展对中国交通安全带来的不是代价,而是红利。如果再完善相关的保险业,电动自行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将会进一步降低。这是时代发展需求。
  
  需求面前 你看到了哪些机遇?
  
  需求当下,即在低碳环保中,实现智能交通向智慧交通延伸。*,交通是国家的命脉之一,而智能交通并非一个新事物。随着国家“十二五”交通规划的出台,预计2014年智能交通总体市场规模将增至459.5亿元。在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道路交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多项政策支持下,智能交通未来5年至10年内可预期的投入将超过1700亿元。同时,由中国15位院士、专家发起,10余家企业和10余所高校参与自主研发的“治堵控污”交通控制网建设正加速推进。智能交通、车联网产业未来可预期的产业规模,将超万亿。
  
  智慧城市为智能交通发展带来机遇;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智能交通发展带来新理念和技术环境;多年的发展成果和建设成就为智能交通全面提升奠定基础等都是我们所能预见的发展机遇。而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扩展,与其他关键领域一样,“信息安全保障”的需求或将成为重头。
  
  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抢先一步。借助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现有的系统将能够实施更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功能。基础建设方面,从接入网络到终端,再到后台、应用,智能交通的产业链首先将拓展出更多前沿领域。而基于整个系统,特别是借助新技术的应用,当前智能交通系统信息采集和传输的能力将大大增强,通过大数据的运用,我国交通管理的水平也将实现飞跃,而我国交通系统的进步,终将落回到智能交通控制上。到那时,智能交通将真正走进我们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创造价值,在能源、交通等社会经济层面,带来更大、更深远的影响。
  
  结语
  
  从宿迁市邮政管理局了解到,为了保障“双十一”、“双十二”电商促销期间和圣诞节以及2015年元旦和春节前夕网络销售旺季期间全行业平稳运行和消费者的切实利益,宿迁市出台了《宿迁市2014年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方案》并成立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号召全市快递企业全面做好旺季快递工作。服务保障上去了,在人员交通安全问题上,我们也希望有进一步保障出台,或者更进一步说,如何能更好的享受智能交通带来的便捷、安全。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